燕子来时新社,梨花落后清明。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有清洁明亮之意。为了帮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,增强幼儿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,4月4日,郑州市实验幼儿园开展了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。
活动中,老师利用绘本故事、视频等形式帮助幼儿充分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,并感受清明与其他节日的不同、知道清明节又叫寒食节、踏青节、三月节,有扫墓祭祖、踏青郊游、放风筝、荡秋千、蹴鞠、碰彩蛋、画彩蛋、插柳等风俗习惯。小朋友们听的都可认真了。小朋友们还和老师一起朗诵了古诗《清明》。


教师介绍清明节由来


孩子们认真听讲,积极分享

孩子们表演古诗《清明》
绘彩蛋是清明传统习俗之一,在老师向幼儿介绍了清明节的来历及习俗后,孩子们变身为艺术家,开始装扮彩蛋。鸡蛋个儿小,圆圆的不好固定,在上边画画可不容易。看! 孩子们在鸡蛋上画彩虹、星空、花朵、爱心、卡通形象等各式各样的图案,异彩纷呈,不拘一格。整个画彩蛋过程,孩子们兴趣盎然,神情专注。彩蛋绘画完毕,幼儿之间还进行了碰彩蛋比赛,比比看谁的彩蛋更结实。画蛋和碰蛋是清明节的重要活动,蕴藏着人们对于生命的敬畏,通过在蛋壳的绘画、和碰蛋的过程,小朋友们既了解了清明节的习俗,更亲身体验到了游戏的乐趣,感受到了中华传统习俗的魅力。

教师介绍绘彩蛋









“快看我们的彩蛋漂亮吗!”